《云中高职研究与实践报告》深度解读:聚焦数字化时代人才需求, 探索智慧化高职教育新形态

近日,华为与广科联合发布《云中高职研究与实践报告》。报告以华为与广科合作打造的“云中广科”为典型案例,聚焦职业院校整体性数字化升级,打造新型数字平台,拓建产教融合生态,勾画了职业院校未来新形态,展现了华为作为ICT领军企业进军职教,以数字化优势技术助推职教智能升级的雄心。

图片31.jpg

此前,华为与苏州大学合作开展了“云中大学”建设探索,此次“云中高职”延续这一概念,表明了华为以信息化助推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策略。实质上,华为与广科对“云中广科”目标解读更能表明“云中高职”实质:满足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助推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   以数字化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打造职业院校新形态。报告展示了三个重点方向。

聚焦数字化、智能化时代人才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ICT人才

“云中高职”以打造数字校园为核心,但首先关注的是ICT人才培养,显现了华为作为ICT领军企业的战略眼光。

“十四五”规划提出,“迎接数字时代,激活数据要素潜能,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图片32.jpg

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推进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但是数字时代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职业教育ICT人才供给不足的问题。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联合华为发布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显示:预计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人才缺口达760多万。另据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分析报告显示,2020年,全国高职院校智能制造机械行业相关毕业生22.84万人,而行业人才需求为100.65万人,缺口巨大。

无论是数字时代新技术催生的新职业、新岗位;还是传统产业、职业、岗位,在数字时代下转型升级对原有从业人员ICT技术的新需求,都在强烈要求职业教育加大ICT人才的供给。这不仅涉及ICT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涉及到各产业、各专业人员的ICT素养和能力的培育。

华为作为ICT行业领先企业,致力于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此,华为明确坚持推动教育产业发展,并坚持在网络、平台、人才等方面持续投入,以“互生、共生、再生”的产业环境,实现社会价值与人才培养体系共赢。

华为通过建立ICT人才认证标准、探索校企合作模式、共同培育双师型教师、搭建人才交流平台、共建校企产业学院等方式,全面参与到职业教育ICT人才培养中。

例如,在ICT人才标准方面,华为拥有全球有影响力的ICT人才认证标准,截至目前全球有40多万人次获得华为认证证书。华为将认证标准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标准融合,基于华为认证标准,参与建设了“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智能计算平台应用开发”“5G网络移动网络运维”“移动应用开发”4个“1+X”证书试点。据悉,华为与广科共建的鲲鹏学院近两年共有305名学生参加华为“1+X”网络系统建设与运维、HCIA-Kunpeng、HCIA-5G等华为技术技能认证,其中6人获得HCIE顶级证书。

图片33.jpg

现场展示中,借助“云中高职”数字化项目,广科与华为及其生态企业共同开展ICT产业人才需求大数据分析,基于ICT行业岗位需求及特征、岗位能力要求、区域产业人才需求、技术能力等维度,分析岗位发展变化趋势,预测新旧岗位更替以及人才供需状况。通过数据挖掘获取产业链及产业集群与岗位人才需求关系,全面展示产业链知识图谱,人才培养更具针对性、前瞻性。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广科软件技术专业群新增鲲鹏云应用开发、鲲鹏云运维、昇腾AI应用开发等5个华为ICT人才培养方向,统筹各类培养目标岗位,动态调整群内专业设置。

以数字化转型推进产教融合,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

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特征,但是,受各种因素限制,产教之间、校企之间总是存在各种有形无形的藩篱,阻碍着产教深度融合。

数字化技术时代的到来,为打破无形边界提供了可能。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VR/AR的发展,极大地解除了创设“真实”世界的经济和技术限制,从而推动了教育场景的革命性变革。数字技术可以推动更广泛的产教融合、资源共享、协同育人,推动无边界学校发展。数字化转型的内在特点决定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各领域都高度依赖产教融合的路径。

图片34.jpg

为此,在“云中高职”建设实践中,广科与华为首先以推进产教融合,构建院校发展新生态为基础,不断升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联合发起成立“云中高职研究院”,将华为、院校、教育合作伙伴和华为产业链上N家企业联接在一起,共同打造数字化产教融合新平台,以“全面合作、联合创新、协同育人”为目标,结合ICT认证体系和人才生态链的进化,推动人才向产业的多个细分领域延伸,探索智慧化高职教育新形态。

打造数字化平台,探索数字化职业院校新形态

教育现代化依赖教育信息化支撑,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需要新型数字化形态。

当前,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很快,但是问题和痛点也日益暴露,比较突出的两点: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普遍,创新性、整合性不足,数字化提升作用未能充分显现;二是顶层设计不足,信息孤岛问题严重,数字资源在管理、教学、实训、服务等各环节未充分打通,效用不足。

云中高职通过构建基于混合云底座的服务化应用与数据支撑平台,实施全方位数字化改造和云端精细化管理,为教学实训、校园管理和师生服务统一提供“无所不在”的云资源,推动高职院校治理模式实现数字化转型。

云中高职框架:围绕融合网络(有线、无线、物联)、统一的数字底座(云平台+数据平台)、3个引擎(项目实训实战引擎、个性化培养引擎、数字化校园运营引擎)、在平台上生长的N个智慧应用、统一门户和智慧运营中心,统一管理运维和安全保障,进行规划建设,实现资源统筹、平台共享、数据打通,应用协同。

“1底座”: 破除孤岛,使能“融合”

短期内通过构建统一的信息化平台,统一数据标准,结合生态丰富应用,实现资源统筹,数据打通,业务协同,平台+标准+生态来打造融合系统,支撑教学环境/资源等共享。长期工作持续推进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等标准建设。

“3引擎”:项目实训实战引擎

1.项目实战实训引擎,基于一站式教学与实训实战平台,融合直播录播教学、在线实训以及项目实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真实项目实战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相比传统实训方式,实训云平台的建设方式能带来真实、实时、精准的体验。真实指实战基于企业级项目实践环境和真实的开发流程进行项目开发。实时是实训云提供7*24小时实时在线,一键式自动化部署环境和清理,并对学生学习进行实时测评。精准对接企业的需求和项目,进行学生学习质量和职业素养评估。

2. 个性化培养引擎,大数据中心通过对学生学习过程等数据采集分析,构建学生画像,精确评估学生综合素养,进行学习路径规划,制定个性化培养计划;通过对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5个层面数据采集分析,精准评估办学和教学科研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外部数据采集分析,构建行业画像,对接区域和行业需求精准进行高技能人才培养。

3. 数字化校园运营引擎,基于统一的网络(有线/Wi-Fi/5G/IoT)实现人、事、物的全联接,基于统一的数字平台实现数据打通,业务融合。

智慧运营中心是学校的大脑,实现学校运行状态实时可视,全面掌控;基于大数据的分析与AI辅助,实现监测预警与应急联动。

从师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服务,为师生提供高效服务:统一身份认证,一个身份走遍校园;一网通办业务实现流程再造和优化,让师生少跑腿,数据多跑路。高效办公学习:全联接的网络提供师生随时、随地、随身的高效办公和学习;统一移动门户,联接人/知识/设备/业务,构建便捷、智慧的学习、生活,办公空间。

 “N”个智慧应用:构建统一的数字化应用接入平台

基于华为云WeLink,构建安全、开放、智能的智慧校园统一数字化接入平台,实现师生、知识、校务和教学设备的随时随地全联接。实现移动端、PC端统一身份认证,统一通讯录,教学、管理和服务应用的一站式集成和发布,以及灵活的视频会议和直播服务。为师生提供教育教学、服务获取、知识分享、信息沟通和组织管理的统一入口。

以智慧教室为例,智慧教室的整体架构采用云边端架构。基于云边端协同架构,通过5G网络把教室里的一切与云端联接起来,实现线上线下融合智慧教学,支持随时随地的教和学,精细化的管和评价,通过数据的创新实现教学过程全面掌握并辅助智慧教学。

端侧,通过各类智能终端完成教学内容展示、互动教学,以及教学过程数据采集(音视频,课件,板书等)。除教学设备外,教室端还需要能良好的支持教师学生的自带终端包括PC端、PAD、手机,例如无线投屏,无线网络接入等。

在云端提供面向教师、学生、管理者的各类教学应用,应用覆盖课前、课中和课后全过程和教、学、管、评全维度。基于华为云WeLink打造远程互动教学平台。同时构建学校教育视频管理和分析云平台,支撑各类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数字化转型,将教学内容和过程全量数据提取转变成数字化,通过大数据分析辅助教学提升。结合华为强大的AI能力,实现将非结构化的课堂音视频数据转化成结构化的知识数据,最大化释放数据价值。

“云中广科”作为“云中高职”的重要样板展现了华为探索未来职业教育数字化的实践方案。没有教育的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深度融合,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展现了全新的路径与远景,职教发展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