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食品企业防疫、生产两不误
思念食品复工一个多月完成近60%产能恢复,日产水饺2000万个
生产车间内,工人们身着无菌服、佩戴口罩和发罩工作
食堂餐桌是用厚纸壳做成的物理隔离间
3月9日,距离郑州市惠济区的思念食品郑州生产基地复工已经一个多月了。
这座拥有亚洲最大全自动立体冷库的生产基地目前复工率已达60%左右,平均日产速冻食品230吨,仅水饺日产可达2000万个,每天进入厂区装货的冷链物流车可达120余辆。作为河南省内复工率较好的企业,思念食品是如何做到防疫、生产两不误的呢?对此,东方今报·猛犸新闻记者走进厂区进行了实地探访。
□东方今报·猛犸新闻
见习记者 刘小玉/文
首席记者 袁晓强/图
冷链装运流程无缝对接 拿到省内绿色通行证
9日上午,思念食品郑州生产基地厂区里不断有进出的大货车,有几辆发往郑州人民医院的公益物资正在全自动立体冷库前装载。据了解,这里是亚洲最大的全自动冷库,冷库气温在零下30摄氏度左右。在速冻食品装车的过程中会通过周转库有一个温度的递减,到达冷链车内就达到了零下18摄氏度的标准储藏温度,整个装运流程无缝对接,确保了食品的安全运输。目前,每天进入厂区装载的冷链物流车可达120辆。
疫情来临后,速冻面点也迎来了一个市场需求的爆发。在响应国家保质量、保价格、保供应号召的情况下,思念食品在2月1日就紧急筹措进行复工。据思念食品公共事务部肖鹤介绍,在各级政府的协调下,思念食品拿到了河南省内的绿色通行证,确保其物流车辆在河南省内“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切实解决当前民生必需品的运输难题。对于省外的市场供应,尤其是湖北等疫区的供应,思念食品则采用了火车加陆运加其他运输方式的一个综合运输方式,确保能让产品及时保质保量地到达,送到有需要的消费者手中。
迅速完成从正常到防疫生产的过渡
记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来到了生产车间,隔着玻璃能看到身着各色无菌服、佩戴口罩和发罩的工人们忙碌的身影。肖鹤告诉记者,得益于食品加工企业一贯的严格生产管控,其实生产车间与往日并没有太大不同。车间工人在日常的生产过程中,就是这样穿戴防护用品进出车间,其间也需要繁琐的洗手消毒、细菌消杀等工作,所以思念食品迅速完成了从正常生产到防疫期间生产措施的过渡。
不仅如此,思念食品还把具体的防护经验和防护物资形成文件,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把这些经验和物资同步到整个供应链的上下游,确保整个供应链的企业都能够共享防疫经验、防疫物资,从而完成一个通畅的供应链条。
把复工要求工作前置
节省复工之后时间成本
疫情发生后,思念食品在很短时间内作出反应,并具有前瞻性地把复工的一系列要求前置。提前安排各个部门对仍在家中的员工进行体温的监测,每天收集员工的体温测试并上报,把公司的监测时间前置,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复工之后的时间成本。
工人的复工是头等大事。为了解决用工难问题,思念食品通过惠济区政府辖区镇办,把招工启事张贴到每个社区、村公示栏,力求能够就近用工。为进一步解决人员短缺的问题,思念食品还对内发出《临时支援面点车间生产动员令》,发动后台职能人员临时支援生产车间,尽快促进面点产量提升,确保稳定各地市场供应。
“当时因为疫情比较严重,我要来上班时家里人都很担心,但是来了之后我们厂的防护措施做得都挺好,担忧就慢慢放下了。现在生产基本上恢复正常了,就是还不能出去逛街。”员工刘聪告诉记者,自己已经复工10多天了,工作生活正在不断恢复正常,公司准备了充足的防护物资分发到个人,也免去了大家的后顾之忧。
同时记者注意到,思念食品厂的食堂餐桌是用厚纸壳做成的物理隔离间,吃饭时工人们保持着大于1.5米的就餐距离,排队打饭时则保持1米距离。“餐厅为了保证大家的就餐安全,采取了分批、不同时段就餐,中午就餐时间从上午10点到下午1点,人多的时候志愿者也会在现场维持秩序。”食堂志愿者李旭峰说。
据了解,思念食品在员工就餐方面除了采取分散就餐、强制物理隔离的方式外,还鼓励员工自行带餐,公司则采购了大量的微波炉等加热设备,分散放在行政楼的各个地方,这样员工们都能够分散加热、分散进食,减少了人员聚集。
目前,思念食品已经完成了近60%的产能恢复,厂区内部一直在积极推进各项进展工作。思念方面表示,希望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的市场供应,满足全国人民对于速冻水饺和速冻面点的正常市场需求。